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何謂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項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在全球崛起的學術與商業應用主題,針對個人及社群所擁有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確認、創造、掌握、使用、分享及傳播進行積極及有效的管理。其主要涵蓋的固有理論及應用層面包括學習型組織、企業文化、資訊科技應用,及人事管理等。而由於知識管理的概念通常與企業的各種改善願景扯上關係,知識管理在現今企業上的實踐愈來愈受到重視,亦因此為顧問和科技公司帶來了不少商機。知識管理在非商業上的應用亦很廣泛,其中維基百科經常被指為網際網路上其中一個最成功的知識管理系統。

知識的層級可分為資料、諮詢、知識及智慧四個階段,而知識的形成則是透過收集一些資料,再從資料中找出有用的資訊,利用這些資訊加上自己的想法及做法,最後產生出知識,而智慧則是以知識為基礎加上個人的應用能力加以運用於生活上,舉例來說,我們製做一份報告時,會先蒐集大量的資料,在從這堆資料中找出可以運用在報告的資訊,配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完成這份報告,當你完成這份報告後,從報告中所學習到的東西便會轉變成自己的知識。


而把個人及群體得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管理,則是知識管理的最根本目的。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把隱性知識顯化成顯性知識,然後加以保存。而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聲音或錄像。久而久之,保存了的顯性知識匯集成一個知識庫,而知識庫裡的東西需要不斷的更新以確保透過知識庫而進行持續而有效率的知識分享。與此同時,在人事培訓方面,需著重於員工資訊素養的提升以令知識庫能得到更有效的運用。另外,有時候知識庫的環節會被跳過,取而代之的是持續的社交性知識分享行為。

要達致持續的分享,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與個人的學習動力尤其重要,而企業文化及人事管理政策是左右企業內部的學習氛圍的主要項目。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知識庫的應用,可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反應能力、生產率以及技術技能。

知識管理包括以下領域:
發現知識 ,存儲知識 ,維護知識 ,傳遞知識 ,應用知識 ,創造知識 ,衍生知識 ,分析知識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