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Case 5.1 小結

Case 5.1小結如下:

第一階段:塑造競賽中學習的企業文化
幫助企業塑造更好的員工風格,使員工更快的融入企業的文化氛圍。也一直在內部倡導在競賽中學習,這種氛圍對一個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很多企業做培訓並不會強調員工風格,但往往員工的風格決定著企業的文化,決定著企業能否創造更多的價值,決定著企業有沒有創新的能力。”企業大學對明基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於員工態度面的培養,也就是企業學習氛圍的建設。   這種不斷追求卓越、追求專業的氛圍一旦形成,為後面的計劃就做了非常好的鋪墊。
第二階段:讓上KM成為習慣
儘管集團事業部門、分公司眾多,在常規、非常規培訓名目繁雜,但一直以來讓明基引以為豪的是擁有強大的資訊化系統支援和保障企業大學的培訓體系。如果沒有資訊化系統的支援,過去很多的工作就沒辦法積累。另外,對於HR部門來說,有了系統的保障,員工就會得到更多的統計資料,以便於和各部門討論培訓的問題。 在平時的工作中,給老闆彙報,文檔都是通過KM系統上傳到公司資料庫中,然後再由系統推薦給老闆,這樣一來,所有的報告文檔都留了下來,同時,老闆還會表揚平時資料上傳多的員工,以期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識。這些鼓勵還需要依靠必要的制度加以輔助,對於一些提供資訊資源的員工,公司應該給予實際的獎勵,以此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企業內部資源共用的行列中來,從而讓資源的利用實現最大化,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每個部門在KM地圖上都有自己的分支,部門前人所有的工作文檔、報告、模板、客戶資料都在這裡留有記錄,新進員工馬上就能接手,過去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也會作為心得分享出來,為後來者提供借鑒的依據。久而久之,員工都習慣去KM上分享自己的新思想、新知識。
第三階段:實現人和腦袋分開管理
管理員工只能管理人在明基的時候,即使希望儘量留住員工,但是事實往往很難。所以創造學習氛圍、把知識分享作為習慣,對於員工可以採取人和腦袋分開管理,即員工每創造一個價值,都要求他把知識分享出來,等於把他的腦袋留住,然後再鼓勵他創造更多的價值,鼓勵他繼續學習。   這樣的管理目標實現後,可以彌補大多數員工的流失對公司造成的無形損失,並把這種損失降到最低。再加上公司已經形成的學習氛圍和分享氛圍,任何新進員工將馬上融入公司,創造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